第一千零四十章 和谈只是一种手段(3/4)

作品:《带着军需来大明

支持。当然,你们也要做好教官和考核官的工作,要对出战的每一名士兵打分,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明白吗?”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杨晨东尤其多看了陆五师师长肖一宁几眼,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是十分的清楚了,你们陆五师不是缺少兵员吗?这一仗弄好了,你们陆五师就可以恢复建制了。

尽管杨晨东已经将意思表达的十分清楚,肖一宁也的确心动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清楚,不然的话,他是真的高兴不起来。“六少爷,如果表现突出的话,可以抬籍吗?” “当然可以,不然的话怎么加入你们陆五师?”杨晨东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说着。

“好。明白了。”这一刻肖一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一刻他甚至变得有些兴奋。他还想着以现在赤嵌城中汉人青壮年男子的比例,一下子重招四千多人会有些难度,一个弄不好,还会影响到陆五师的战力。现在好了,战场练兵,优先的招募好苗子,那陆五师一定可以很快的归建,重震雄风。

大致方案定了下来,接下来,杨晨东又颁布了一些细节。比如说只要在战场上一战之下杀十人的才可能会被允许抬籍,除此之外,表现优异的人可以进入乙级兵种即以前赤嵌城辅兵般的序列、再次之的则进入丙级兵种即省军区队伍。至于表现不好的,发银子劝退就是。总之一句话,只为出精兵而战。

如果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宁可不要也不能为了凑数字而建军,不然的话即是坑了他们,也是坑了自己。战场之上,敌人不会因为你的兵员数量就会有多么的害怕,战场上也不会因为谁兵多谁就可以获胜了。

以战养兵就在杨晨东的决断之下有序的进行着。按着他的要求,但凡十六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杨系势力之下的百姓皆可报名,然后会由各城市把名单报到各省府,最终由省府统一把人员运送到战场之中。而为了鼓励大家这种报名的兴趣,杨晨东还提出,各省最终能够适选多少的兵员,将会与各省的省长及各层军官年终考核有着密切的关系,最终还要进行奖励机置,表扬表现好的省份,也会斥责表现不好的省份的等等。

原本一个抬籍的诱惑就已经很大了,现在又与官位考评有了直接关系,谁还不想办法用尽全力呢?当下,各个省份在地方政府鼓励和宣传之下报名者甚多,一批批满足条件的青壮男子被送往到北路军新二军军长罗破所部、以及东路军杨晨东所部。

东路军,最先被批准以战练兵的军队就是跟随在杨晨东身后的五万柬埔寨军。

这当然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军需来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四十章 和谈只是一种手段,网址:https://www.bqg22.org/103/103754/104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