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4章谁跟谁的关系(2/6)

作品:《诡三国

,学业优秀,后来到京师雒阳入太学,学五经有所成后,返回绵竹。曾先后应蜀郡太守邀请为功曹,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不久便是辞官不做,开始收徒,然后名声便是越发的响亮起来,虽然没有号称『三千徒弟』,但是后来又有太尉征召,就连刘焉到了川蜀之后,都是以礼相待,征召其为官,而任安依旧是推辞不受,名气也就越发的升腾闪耀起来。

在刘焉还没有正式和朝廷决裂的时候,刘焉还特意上表举荐任安,表示『安味精道度,厉节高远,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后来么,汉灵帝刘宏不知道是没收到表章,还是没空理会川蜀,反正没有及时回复,但是因为这个事情,任安的名气便是越发的大了起来,不少川内的学子都以其弟子为荣……

这就是大汉士族子弟向上爬,企图跃迁等级的运作的经典模式,有的运作好了,便是几代人的风光,有的运作不好,便是一代人的贤名,然后多少给二代目留下一点遗泽,至于第三代么,就两字,呵呵。不是说这些二代目三代目一定会是多么的愚蠢无能,但是只要这二代目三代目稍微松懈一些,甚至是在某个节点上走错了一步,这些向上爬的所付出的努力,就会在瞬间化为乌有。

任安祖辈上并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先贤,任氏之前不过就是绵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而已,饿不死,但是也算不上什么上流人物。

任安很聪明,所以他即便是还没有形成阶级的概念,但是也不妨碍他选取了一个最容易提升自身阶级的途径

读书。

并且选择了最容易,也就是最能出成绩的『今文经学』。

任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成功了。

任安知道,名和利是相关的,但也同样是矛盾的,所以他在当了一阵子官职之后,便是急流勇退,开始广为收徒……

这个操作的过程,类似于后世各种网络大。

引流,固粉。

任安并没有选择在他这一代进行变现,而是选择要继续稳固下去,成功的塑造出了属于任氏的框架,只要任安之子能够顺利的走下去……

当然,在历史上,任安也就只有这一代而已,下一代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信息,或许是因为任安的子孙在任氏膨胀起来的时候没能守住自我,亦或是遇到了像是当下的情况。

广汉李氏攀咬出了任氏参与谋逆!

成都之内的抄家,董永做了,那些只是董和给自己儿子开开锋刃,见见血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2364章谁跟谁的关系,网址:https://www.bqg22.org/14/14691/236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