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每个人(1/3)

作品:《文艺生活

三月份,乍暖还寒的时节。

林晓玲穿着件自家织的厚毛衣,带着红围巾,拿着一支话筒,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在她的身后是一个扛着摄影机的人,身形微胖,旁边还跟着一个略瘦的人,这是录音师。

今天是礼拜天,京城的天气不太好,风有点大,把晓玲同学额头的刘海儿吹的有点乱。

她看到有人过来,就跑过去,把话筒递了上去。

“您觉得京城的风大么?”林晓玲直接问道。

对方看到一个小姑娘,还有后面的摄影机,有点愣神,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是挺大的,你们这干嘛呢?”被采访的男人好奇道。

“没事,我们就是随便问问,你这是去哪啊?”林晓玲自如的应对道。

像是类似的对话晓玲同学重复了很多次,一回生,二回熟,从刚开始的不好意思到现在的熟练应对,她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

林晓玲上周就开始了这项拍摄工作,不过那时候用的是摄像机。

林子轩看了拍摄下来的带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画面没有一点纪录片的感觉,更像是普通的街头采访,缺少一种时代感。

他咨询了摄像师,摄像师建议使用胶片拍摄,而且最好是用过期的胶片。

过期的胶片会偏光,漏光严重,不能用来拍摄正常的电影,不过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有一种粗糙感,就像是在看老电影一样,一看就有时代的印记。

这和古董界把假东西做旧是一个道理。

林子轩觉得很有道理,就到京城电影制片厂找熟人弄了一批过期好几年的胶片,电影厂自己不用,放着也是浪费,被他用收废品的价格买了一些。

他还找了一位录音师现场录音,这种突发性的采访讲究真实性,没办法后期配音。

为了妹妹应付导演系的专业课考试,林子轩也是拼了。

摄像师和录音师都是艺术中心的员工,林子轩请他们在礼拜天帮帮忙,大家都挺熟,也没谈报酬,就是到饭馆吃顿饭的事儿。

如果是拍摄正常的影视剧,摄影机要放在三脚架上固定,这样拍出的画面才能平稳。

不过这是街头采访,对画面没有那么多要求,抖动起来才能显得真实,由摄像师扛在肩膀上就行了,录音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把周围的噪音录下来也没关系。

这部纪录片讲究的就是生活化和真实性。

林晓玲事先做了不少功课,针对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章 每个人,网址:https://www.bqg22.org/0/3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