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生死抉择》成了继《泰坦尼克号》后的又一部热门影片。
韩三评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京城电影制片厂,这是国有电影制片厂的龙头单位。
京影厂一旦全力发动,效果相当显著,至少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好多年没见过这种场面了,记得上一次还是李雪建老师的那部片子才有这么大的阵势,那时候的主旋律影片拍的真好,塑造了不少经典形象,现在不行了,人心浮躁,拍不出那种味道,总感觉太假。”冯晓刚感慨道。
八十年代是主旋律影片的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
那时的创作者对待电影非常认真,拍摄条件艰苦,由于缺少外汇,进口的胶片紧张,拍摄的时候把耗片比控制在一比三。
一个镜头最多重复拍摄三次,演员的表演最好是一气呵成。
“每个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主旋律,那些好莱坞大片在美国就是主旋律影片,咱们未尝不能拍摄那样的主旋律。”林子轩回应道,“只要是表现正确的价值观,能反映这个时代的影片就算是主旋律影片。”
“你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主旋律电影也要跟着时代变化,不然就会被淘汰。”冯晓刚点头道,“我看韩厂长这回是要干一票大的,他想要《生死抉择》的票房过亿。”
“主要是《泰坦尼克号》的这个标杆太高了,弄得国产电影太难看。”林子轩无奈道。
以前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票房最高是一个亿,大家觉得没什么,咱们的电影也有五六千万,差距不大,想要追上不算太难。
现在突然出现一个三亿多的票房,要是再拿五六千万就有点拿不出手,跌份儿。
怎么说也要票房过亿,和《泰坦尼克号》的差距不是那么大,这才算是有面儿。
韩三评既然干了,就要干的漂亮。
他和院线协商好了,只要《生死抉择》的前期票房良好,就会延长上映时间。
《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了五个月,《生死抉择》最少也要上映四个月,一直到年底。
“说的也是,我的片子也不能老在两三千万这个坎上了,总要有点进步,要不然面子上过不去。”冯晓刚琢磨道。
票房是电影行业的从业者绕不过去的话题。
虽然不是绝对以票房论成败,但一部电影票房失利就会被媒体和观众认为是失败。
九月十五日,《生死抉择》在京城率先上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马,网址:https://www.bqg2.org/0/35/4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