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脱困(1/3)

作品:《月老志

坏道德和假道德还不一样,假道德是所谓嘴里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其实是没道德。[(({网 坏道德是将道德做成了极端,不知道权衡轻重,尾生、伯姬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还能为家国天下担当什么责任,无怪成为功名之士讥讽的对象。

道德做到了极致,也会害人害己,尾生的信、伯姬的义固然害了自己,尾生约的女子和伯姬等的傅母不但要遭受道德谴责,后者没准还得承担刑罚责任。

不过司马光说的才胜德为小人,和孔子、孟子‘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还不一样。司马光说的小人已经是奸邪一流,孔孟所指的还是尾生、伯姬这种拘守道德的人。司马光说的是假道德,孔孟所说的是坏道德。

司马光的‘才德说’容易得出一种结论,智力(才)高的道德差,‘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基于这种论调推论出来的。

俗话说,‘大智若愚’,指的就是智力高、道德也高。所以才和德实质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有大智,成大才,具大德;小聪明,小有才,就是假道德或无道德。

上古那些才德兼备的圣王就不必说了,周公多才与艺,而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道德同样很好。诸葛亮是三代之后少有的贤者,连老对手司马懿都称他天下奇才,道德上也是人臣楷模。杜甫的诗光焰万丈,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还是因为道德很好。

尾生、伯姬极端恪守个人道德,类似于宗教的信徒,不能算大德,也没有大智。没有应世的才能反而给道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无才便是德’这个德自然也不会是大德,只是一种庸德。诸葛亮《诫子书》说,‘非学无以广才’,世人都知道才能是需要学习的,良好的道德同样是需要培养的。

只是道德的养成常在潜移默化之中,很大程度受环境的影响,此外则是一些清规戒律。若没有才学来培养识见,道德就只能流于板固、极端。

所以才与德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无才便是德’,只能是尾生、伯姬之流,造就不了周公、孔子、诸葛亮、杜甫,造就不了经世安邦的大才。‘人非生而知之者’,大德、大才都是从学习中养成的,才德妨害的谬说真是遗害不浅。

…………

精宝如师友,灵宝如仆从,精宝自然比灵宝的灵智高一些,灵智高,聪明,是不是道德就差一些?显然不是。

要知道仆从即是一种绝对道德,师友则是一种中庸道德,师友需要完整的人格,规劝勉励,仆从则不问是非,只知服从,个中高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老志》 最新章节第621章 脱困,网址:https://www.bqg22.org/0/8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