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1章 河里的石头(3/7)

作品:《诡三国

规矩。

诸葛瑾记下。

『地方琐碎小事,可以按例办理,』斐潜缓缓的说道,『被偷了,被打了,或是什么案例,基本上都可以这么做……但若是提到这个层面来,就没有案例可言了,就必须想,若不是我来想,就是士元你,要么就是子瑜,或是其他的人……』

『因为,是我们在领着其他人往前……』

庞统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着。

斐潜瞄了庞统一眼,『怎么,觉得事情又多了一项?』

『哈哈,没有,没有……』庞统略微有些心虚的反驳着,『我只是在想,主公这么做,似乎有些深远之意啊……』

斐潜笑笑,然后微微抬起下巴,示意青龙寺,『深远么,倒也没有,就在这里……上古之时,何为官吏?先秦之时,又是何人为官?到了大汉当下,官吏又是怎么来的?官者,立于府衙之内,上传而下达,吏者,奔走于乡野之间,一言而使人也,若是不清楚这个「官吏」,亦或是说不清官吏,那么这个青龙寺正解之论,这第一阶段,就不算是办得完美……』

郑玄说三礼,而三礼之中,就是周礼为重。

周礼,其中很多内容讲的就是当官的标准和规矩。

周礼是不是完美无瑕呢?

显然不是,所谓的完美只是孔老夫子的包装,即便是孔老夫子沿路鼓吹,周游列国一路推销,依旧是没能兜售得出去,周礼依旧是崩坏了。

崩坏的,不是周礼里面的『礼义廉信』,而是执行周礼整个系统的人不对了,发生变化了……

上古部落的时候,『官吏』是推举的,后来转变成为『世袭』。这个转变不是退化,而是进化,因为在上古时期,一个部落好说,就那么几百上千人,大不了议论个几天几夜,饿肚子之后就没力气争吵了,自然能定得下来,但是从部落到国家,在无法达成即时通讯的年代,怎么议论推举?

所以世袭罢,石头丟进了河里。

周公,周儿子,周孙子,大臣,大臣儿子,大臣孙子,一路世袭下来,但是到了周朝末期,春秋之时,世袭的弊端就表现出来了,开始站不住了,又是推开了这个石头,开始往前摸……

『先秦,文法吏,孝武,儒生吏……』斐潜笑道,『如今都快变成了世家吏了……这不是又回去了么?若是郑公不能讲清楚这一点,那么……』

战国秦汉之间,文法吏是官僚行政的承担者和代表者,在汉武帝以后,『经明行修』的儒生源源不断的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2521章 河里的石头,网址:https://www.bqg22.org/14/14691/252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