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2/3)

作品:《民国大文豪


和林子轩的想法类似,平禁亚也想看看这个题材能不能被社会接受,反正《寻秦记》不是他写的,骂就骂了。

就算最后《寻秦记》被腰斩了,他也没什么损失。

如果《寻秦记》在社会上的批判声音不大,被社会认可了,他立刻就会换个笔名写一篇《寻唐记》来跟风,而且就用白话文来写。

什么言辞粗鄙啊,情节不合理啊,他才不管呢。

何况用白话文还能写的多些,多赚些稿费。

在上海的报刊杂志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稿酬不同,如果文言文千字三块的话,那么白话文只能千字两块。

不过文言文精炼,白话文可以灌水。

抱着这样的心态,平禁亚向《寻秦记》开出了第一炮,他用的笔名叫网蛛生。

这篇言辞激烈,义正词严的评论得到了强烈的响应。

上海是旧式文人的聚居地,《自由谈》是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培养了一批依靠卖文为生的职业作家,《寻秦记》的异军突起让有些人感觉到了威胁。

旧式文人对白话文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

他们觉得文言文才是真正的写作,白话文没有文化内涵,而且穿越这种题材太过胡闹,根本算不上。

他们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这部分人认死理,不愿意做出改变,并且还要把新生事物扼杀掉,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在平禁亚打响第一炮后,这些人成为了攻击《寻秦记》的主力。

一时间,在上海的报纸上出现大量批判《寻秦记》的文章,甚至有人人喊打的趋势。

林子轩看着报纸,心中感慨。

大家都是写通俗的,相煎何太急啊。

其中争论最多的有两,一个是白话文的问题,还有个是篡改历史的问题。

在清朝末年,文坛提出了“新文体”,当时叫做通俗文言文。

五四新文**动,提出了“白话文运动”,意思是大家日常生活里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从新诗开始到第一篇白话文,刚刚过去三年的时间,如今的报纸上依旧以文言文为主,所以说想要改变数千年的文字习惯任重而道远。

《寻秦记》因为白的彻底,白的不同寻常而备受关注。

相对来说,《射雕英雄传》还在他们的忍受范围,有了《寻秦记》做靶子,《射雕英雄传》反而安全许多。

有些批判《寻秦记》的人还会拿《射雕英雄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大文豪》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网址:https://www.bqg22.org/203/203673/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