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诗霸是怎么炼成的(2/3)

作品:《民国大文豪


“李君对我每每加以冷遇。”郭沫偌如此说道。

这里的李君便是李时岑。

从191年4月份开始,郭沫偌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休学半年,往返于日本和上海之间,和上海泰东图书局接洽承印文学刊物事宜。

因为种种原因,双方商定先出丛书。

将郭沫偌、郁达浮等在《学灯》上发表过的作品和未及发表的作品,编为诗集《女神》、集《沉沦》等,定名为《创造社丛书》,交泰东图书局出版。

《创造社丛书》第一种就是《女神》。

这是创造社的第一炮,一定要打响,郭沫偌对自己的诗集很有信心。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女神》横空出世,受到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一些诗坛前辈也对其赞誉有加,这让郭沫偌信心大涨。

然而,他发现在众多评论中,总是把他和一个叫做林子轩的诗人进行比较。

甚至有人认为林子轩是新诗的奠基人。

他大部分时间在日本,对于国内文坛的现状了解不多,而林子轩也是刚刚才声名鹊起。

郭沫偌把林子轩的诗作找来看了看,心中大为不服。

林子轩至今为止只发表了十六首新诗,大多是爱情诗和哲理诗,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赞誉,想必是鲁讯和周作仁在背后力捧。

这让他更为恼火,他早已不是文坛新人,不过和周氏兄弟在文坛的地位相比还大有不如。

郭沫偌自然不愿意忍气吞声,在这场新诗的较量中处于下风。

这可是创造社的第一场战斗。

在新诗的领域,目前有三个人被屡屡提及,胡拾、林子轩和他郭沫偌。

胡拾在文坛的资历比较老,不好对付,《尝试集》的确开启了新诗的先河,这个争不过。

可林子轩也只是刚刚冒出头的新人,不过是攀上了周氏兄弟才一举成名,论资历,还不如他郭沫偌。

于是,本着教训新人的目的,郭沫偌在《学灯》上发表了《对新诗的几看法》。

也就是林子轩看到的那篇文章,文章以诗坛前辈的身份对林子轩进行了指和劝说,让林子轩不要走错路。

两日后,林子轩的反击来了。

不仅在《学灯》刊登了四首新诗,还写了评论,劝解郭沫偌管好自己,不要当“诗霸”。

郭沫偌气愤不已。

他看了林子轩写的四首诗,《死水》和《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大文豪》 最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诗霸是怎么炼成的,网址:https://www.bqg22.org/203/203673/3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