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0章 永不褪色的华丽(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也常用于金银器纹饰的制作,比如一件莲花瓣纹饰的金碗。

这就要在第一步锤揲出器物的基本形状,再由内向外锤出双层莲瓣形。

使得莲瓣由碗内壁向外壁突出,形成内凹外凸的效果,再于外凸的莲瓣轮廓上雕刻花纹。

在锤揲器物形态或纹样时,还需要衬以事先敲好的坚硬底模,使得金银片在锤揲时更快成型,这被称为“模冲”。

其实,锤揲的过程说起来简单。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越是过程简单,实际上越是困难。

在这一锤一揲中,这种专注,旁人无从体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诸多不确定中,造就了那么多精美的工艺品。

比如唐代这种工艺就达到了一个巅峰,普通人最了解的应该是金碗。

唐代金银器品种丰富,造型、纹样雍容多变,让人看不完、读不尽,但又带着一以贯之的性格。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顶尖技术,成就了这种不凡?

1970年,西陕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一件鎏金鹦鹉纹提梁盖罐。

这件罐体与覆扣碗底圈足通过焊接衔接,通体有鹦鹉纹、折枝花的鎏金纹饰,提梁可以自由转动,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

通过端庄华丽的外表,我们得以窥见唐代鎏金、錾刻、焊接等多种工艺。

不过,有一项工艺往往不被人想起,它是所有雕琢刻绘的基础,缺了它,所有工艺将如水中月一样缥缈无依。

这便是捶揲(y),从此可以看出什么叫“黄金镂画双凤背”,这是一种永不褪色的华丽。

其中你最经典的应该是唐代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出土于西陕长安东郊长乐坡村。

圆形镜钮外有三朵盛开的银莲花,外环银莲叶。

一圈金丝结分隔了内外,外圈飞旋着四只金鸾鸟,口衔金绶带,飘逸自由。

其直径约22厘米,略小于霓虹正仓院藏唐代金银平脱背八角镜。

但鸾鸟翅部使用了“毛雕”工艺,羽毛得以清晰呈现,也更为立体生动。

黑色漆地衬托金色鸾鸟,色彩对比鲜明,至今没有脱落,足见唐代髹漆和金银捶揲工艺双绝。

现在我们一般把金银锭类的材料捶打成各种形状的工艺,称之为捶揲,又称锤揲或槌揲。

捶,即敲打。

揲,为打成薄片。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揲挻(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790章 永不褪色的华丽,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7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