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所以梁国公不妨将这份奏折分成几个阶段来详细说明一下,你看这样可以吗?”说话的是长孙无忌。
此时高坐在龙椅上的李治脸色有些阴晴不定,今天这场讨论他和长孙澹彻彻底底的都是看客。
“众位卿家的意思都统一了吗?长孙卿家可有什么异议?”李治脸色变了几变,最终还是平复了下来。
这里的长孙卿家有两位,一位是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另一位自然就是我们的长孙澹了。但是李治的这个称呼却是摆明了说的是长孙澹。
“臣无异议,这份奏折也许真的是错漏百出。”对于众人的或褒或贬,长孙澹的脸上始终没有露出多大的变化来。
这不是氧气功夫到了,而是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涉及的利益真的没有多少。我们的年龄越大,能够承受的诱惑也就越大,不是我们的抵抗力增加了,而是我们拥有的东西多了。
对于会议上众人的表现,长孙澹现在也不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了。有些人表扬你并不意味着是和你关系好,或者其它的,仅仅是因为这样做是有利于他的。同样,批评你的也不一定就是对你有意见,恰恰相反,批评你的十有**都是真正的为你好的。
长孙澹上的这个折子就连他自己都根本不报任何通过的希望,无他,涉及到的利益太大了。如果说印刷术和改进造纸术是为了降低读书门槛的话,那么这个修建学堂就是批量生产读书人的法宝了。
旧有的贵族们由于家学的原因,希望将这些一直垄断下去,自然是不可能让这个通过了。而继承了先皇志向的李治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李世民给他留下的影响,这样打击旧有贵族的事情自然是会举双手赞成的。所以这第一个赞同的于志宁应该是收到了皇帝的示意,但是很明显这贵族的压力是很庞大的,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是贵族的一员,自然也不希望这件事情能够达成,所以只是简简单单的表明自己立场了事。
这些其实在长孙澹参加会议的时候就是高清楚了的。
至于另外的一位,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勣。这位参掌朝政的兵部尚书在除了有关军队的话题而外一般不参与讨论,这也都是惯例了。
长孙澹既然知道这修建学堂的议题是通不过的,那么他还是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话题,起目的不过是转移话题以及退步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读书门槛的降低,大唐大规模私塾的出现几乎已经成为了定局,这不是谁能够阻止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教学质量的参差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技大唐》 最新章节第五章长孙澹的新职位,网址:https://www.bqg2.org/58/58494/28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