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华国艺术院校的教育体制有关,以电影学院为例,学院的教学态度是纯学术的,也就是只谈艺术,不谈商业。
这么教育出来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要拍思想深刻的艺术电影,特别的摆谱。
无论是张亿谋还是姜闻,亦或者贾章柯都有这种思想,拍艺术电影拿奖,与其说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处在那种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就被同化了,认为要获得认可只能拍艺术电影。
他们就没想过要拍摄商业电影。
像这种圈子你要没有科班背景,或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人家根本就不带你玩。
即使你费尽心思的混进去了,也只能在外围呆着,进不去核心。
林子轩的圈子属于杂牌军,相对来说颇为开放,他们自己都不是科班出身,自然不会讲究这些规矩,这个圈子讲究的是志同道合,脾性相投。
王钟军现在对于影视圈还处在较为陌生的状态,只是在外边看热闹,没机会下场。
所以,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加强和好梦公司的合作,或许下一次就能投入资金进去,在影视行业试试水。
他打算先从介绍好莱坞大片开始,让国内的读者对大片有个直观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张亿谋的电影在好莱坞也算不上真正的大片。
就这样,王钟军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电影营销。
与此同时,林晓玲拍摄的短片《姐姐》在华国电视台的早间节目《生活空间》中播出。
电视节目讲究效率,生产周期短,一般来说也就是一周到两周左右。
比如慕姗姗的《文化访谈》,半个月一期,在这半个月内要邀请嘉宾,搜集嘉宾的信息,拍摄有关嘉宾的短片,还要制定采访的话题等等。
不可能像拍电影那么的细致,和电影相比,电视节目就相当于是流水线作业。
这部叫做《姐姐》的短片也是如此,一个星期拍摄,三天时间剪辑,然后就会播出。
林子轩和林晓玲一起看了这部2o分钟的短片。
前面十分钟都是一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蕊蕊和峰峰之间的争执,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姐姐在这个家庭里处于劣势。
她争不过弟弟,从母亲那里得不到支持,转而寻求父亲的帮助。
父亲作为警察,努力的调解家庭的矛盾,但显然收效不大,他并不明白女儿需要的是什么,只是被动的进行说服教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九章 传媒,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0/35/2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