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的场景,想要获得大家的认同,就要卖力的说服他们。
他们这时候虽然还是无名之辈,不过能够考入电影学院的学生,都有点心高气傲,你要是没有真本事,谁愿意理你啊。
贾章柯讲完后,大家开始提问,问题都非常直接,也可以说是挑刺。
贾章柯会一一作出回答,互相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把剧本更为完善,也可能因为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而放弃。
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算是林晓玲写好了剧本,也要有这个演讲和讨论的过程,你想要组建自己的摄制组,就要得到整个团队的认同。
这不像是踏入社会之后,花钱就能请到专业的工作人员。
如果把小山回家的剧本放到市场上,估计没有影视公司愿意投资,因为内容太过灰暗,通过审查的希望不大,拍出来也没法上映,投资得不到回报。
不过这儿是电影学院,这帮学生还怀着激情和理想,觉得拍摄这样的片子才是艺术。
在贾章柯的一通解说下,剧本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接下来就是拍摄资金的问题了。
筹集资金有两条路子,一个是得到学校的支持,一个是自筹资金。
事实上,电影学院的学生都不太穷,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会出去找活干。
贾章柯就给影视公司写电视剧剧本,不署自己的名字,替人做枪手。
林晓玲给华国电视台拍摄纪录片都是如此,导演系给人拍广告的同学不少,能赚不少钱。
贾章柯自然想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不过电影学院的拍片补助是针对导演系的同学,这是导演系学生的毕业作品。
作为文学系的学生,贾章柯没有申请这项补助资金的资格。
他要么是自筹资金拍片,要么就是通过林晓玲来申请拍摄资金。
与此同时,林晓玲还在写着剧本,我们俩的故事情节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写好比较困难,尤其是要把四季交替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融合在一起。
小山回家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我们俩则是一部剧情片。
这两部片子都涉及到了外地人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但拍摄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
一部冷漠的让人觉得寒冷,一部充满了温情和感动。
每一年电影学院导演系都会拍摄不少的毕业作品,大多数学生的短片都不会出现在影院里,基本上都会留在电影学院。
一直以来,电影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变电影,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0/35/2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