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暗处,伺机救出孔雀。
孔雀跟在赵燕茹身边,由几个武士押解,阎鸣筝从蛛丝罗网罩住赵燕茹,趁着众人上前解救的机会,挺剑急刺,逼退几个武士,将孔雀抢了过去。
“你没事吧。”
阎鸣筝和孔雀合力同谋,正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的。”
孔雀展颜一笑,她处境不佳,气色却还不错。到底是天罗殿的细作,心性相当坚韧。
“快帮我解开禁制。”
孔雀修为虽不甚高,也有天人境水准。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天、真、神、化、圣这些修行境界和天人、真人还不甚相同。前古修行者少,多半还能名实相符,后世道术法门大开,附益者众,有名无实,有实无名便俯拾皆是。
古代的天人、真人、圣人并不是单纯的道术修为。很多服食成仙的未必有多么高明的道术。
倒是后世的艺圣,书画琴棋之类,指的是技艺上的最高水准。
天人境、真人境之类的说法乃是仙界道术昌明之后,对修行者道术修为的一种评定。这种评定往往由学宫道院颁发,如同僧道的度牒道箓,具有一定的权威。
但是仙界的学宫道院非常庞杂,鱼目混珠的也不少,教出来的弟子自然良莠不齐,境界之说也不必过于当真。
大抵一个人的功果造诣需得到广泛的认可,方能立身扬名。古人说,‘盖棺论定’,可见评价之难。仙界道术昌明,打破藩篱,对前古的价值观念又要重新评估,可见盖棺也未必能论定。古人也有喜欢做翻案文章的,虽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也确有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未可一概而论。
人类的功果德业皆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之上,譬如忠孝节义,价值观念一旦改变,这种评定自然也将为之动摇。
杜少陵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即以文章一道而论,时名和身后名很多时候也是大相径庭。
很多人活着的时候号称名家、艺术家,实质不过是浪得虚名,死了一了百了,自然不会有人称道。而有些才秀人微,或者操守孤介,活着的时候籍籍无名,一点声光也没有,却有异代知己,加以表彰,遂能名流千古。
当然这只是极端的例子,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这些文章大家,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名传海内。后世的评价也相差不远。一个时代名家太多,这个称号本身就很成问题,含金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老志》 最新章节第1002章 破围,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0/88/100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