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展示他真实的一面?>
太离谱了点吧?>
突然间,她生出了点好奇,因为在过去的交集当中,徐容给她的印象向来是一个好说话的人,而且说着说着,总会冷不丁地开上开两句玩笑。>
和过去环绕她身周的绝大多数男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如眼下这种公事公办的,几乎没遇到过几个。>
第一次的,她想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徐容坐在折叠椅里,见旁边的王镭将脑袋埋进了膝盖上的剧本当中,口中嘟嘟囔囔念念有词,问道:“干啥呢?”>
王镭头也没抬地道:“背词呢。”>
徐容没再打扰,仔细听了一会儿,王镭的确是在背词,但是背的却不是剧本的台词,而是日语。>
在戏中,他有不少跟鬼子通过日语交流的戏份。>
过了一会儿,王镭的声音突然顿住,膝盖上的脑袋稍微转过了一点,道:“这玩意儿也太难了吧,你当初是怎么背下来的?”>
“当初?”>
“就是拍《雪豹》的时候,我听于振说那些日语、德语都是你背下来的。”>
经王镭这么一说,徐容想起了怎么回事,道:“就硬背,不过我当时从一开始就打算不用配音,所以准备的也很早。”>
王镭疑惑地瞧着他,问道:“为啥,大家碰到这种情况现在都用配音吧?”>
徐容稍微抿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道:“因为,那些配音演员的水平太糙了。”>
“得。”王镭又把脑袋埋进了膝盖当中,“这理由确实没法反驳。”>
人艺的演剧方法自成体系,于外行而言,只会觉得是在王婆卖瓜。>
一家剧院,还自成体系了?>
可以窥豹且最为典型的整体概括,是人艺出身的演员几乎没有话剧腔,也就所谓的共鸣,而共鸣,恰恰是全世界演剧体系或者说是表演体系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因为它的基础是美声发声。>
人艺的体系,最容易辨别的,也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一点,体现在京味儿戏上,老北平人说话,嘴里总跟含着热茄子似的,换作没有经过人艺训练方法训练过的演员,上台演《茶馆》、《小井胡同》,比方说用老北平话说“你好”,落到观众耳朵当中,往往会变成“尿”,但是人艺人通过自身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最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素养,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308/308733/27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