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们(1/3)

作品:《文艺生活

这部纪录片给外国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让他们惊讶的是华国竟然有地铁,有豪华饭店,街道上有小轿车,有穿着时尚的女人,人们的精神面貌看起来不错,能看到不少正在施工的工地。

整座城市既显得古老,又充满了活力。

看过这部纪录片,有人询问曾经去过华国的电影人,这真的是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么?

在外国人的印象中,华国还是七十年代的模样,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共同劳作,唱着革命歌曲,这就是以往华国的电影给他们的记忆。

华国的第五代导演都喜欢拍过去的时代,对他们经历过的那个年代进行回顾和反思。

他们还喜欢拍偏远落后地区的电影,认为在苦难中才能展现人性。

这很容易理解,一个在城市里有吃有喝的人拍起来有什么意思,没有看点,只有那些在贫苦中挣扎求生的人才能让观众有所感触。

他们认为这就是艺术,艺术就应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所以,这时候第五代导演的镜头总是避开繁华的都市,避开华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专注于描述苦难的生活,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这样的电影受到了西方电影节的认可,第五代导演屡屡拿到国际大奖。

在华国国内,存在着批判的声音,认为这是用华国的阴暗面来迎合西方社会的猎奇心理。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人认为是艺术,有人认为是糟粕,不过这类电影的确对外国的观众产生了误导。

《京城的风很大》表现的是京城街头的景象,没有专门拍一些像故宫那样的旅游景点,也没有故意找社会上的阴暗面,采访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市民。

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国外的电影人看到这个片子,觉得和正在戛纳广受好评的《活着》不同,这不同于华国以往的影片,是华国新时代的电影。

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团队则被称为华国电影的新生力量。

京城电影学院,贾章柯和同学从洗印厂看电影回来。

提起洗印厂,一般是指位于北太平庄的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这个厂子专门拍摄科学教育影片,在洗印厂的礼堂内时常会放映一些没有公映的电影。

比如张亿谋的《活着》,邀请作家和圈内人观看的那一场就是在洗印厂放映。

这时候,电影学院还没有大型的放映厅,学生们看电影大多都是去洗印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们,网址:https://www.bqg22.org/0/3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