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杂谈吧,不算正文,正文发在第四卷,唉)
次日,陈留城内。
曹操见郭嘉酒足饭饱后问道:“奉孝若想弃袁绍亦不至于如此极端,更险些在乱军之中断送了性命,曹某不解。”
“性格而已。”郭嘉抹了抹嘴笑道。
曹操又问:“若如奉孝所言,袁绍真英雄也,面对奉孝如此大才,却能放任奉孝安然离去,曹某不知是该佩服他的胸襟气魄,还是该笑话他愚蠢之极。”
“性格而已,如孟德所言,我亦可以委曲求全已待时机逃离袁绍,袁绍也可以斩杀于我,或许是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吧。”郭嘉抬头道。
曹操沉默,若有所思。
(我是作者,抱歉,看到书友留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突然之间写的跑题了,这一章不算正文,算是杂谈吧,随便说说而已,可以跳过,本来想写正文的,突然之间发现水了太多,又舍不得删,还是发上来吧,以下内容若有不适,还望海涵,我也懒得修改了。)
“我曾听地方豪族知我所作所为,既然说我是脑残。”郭嘉面向曹操又道:“昔日孟德身在洛阳,董卓极力拉拢孟德,孟德非但不从,反而孤身刺董,又是为何?”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岂可委曲求全?”曹操断然答道,随后一愣,与郭嘉相视一笑。
道不同,不相为谋,郭嘉深知这一点。
何为道?乃人之本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多重利益,能超然于世者寥寥数人。
超然于世者,曹操算一个。
遥想曹操,刚及弱冠之时,宦官作乱,皇权旁落,曹操孤身一人闯入大宦官张让家中欲图行刺,虽未果,舞双戟自退。欞魊尛裞
要知道当时朝廷中宦官权势最大,而曹操冒着身死的危险行刺张让能得到什么?他能得到的只有其他官宦无尽的怨恨与愤怒。
曹操祖父何人?曹腾,是大宦官,张让都属于曹腾的晚辈。
若是曹操不去行刺张让,而是跟张让套近乎,攀交情,两家的关系网和权势互相结合的话,曹操必定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但是曹操非但没有选择富贵荣华,心中更是恨不得杀张让而后快,为了什么?为了他心中的道,曹操那时的本心是什么,唯有忠君而已。
又如袁绍,袁绍谈不上超然于世,但是每个人的思维都不相同,他的道是什么,是虚荣,面子。
由于袁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鬼才郭嘉》 最新章节第108章 本卷总结吧,网址:https://www.bqg2.org/html/89/8918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