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竞技小说 >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200章 准备硬来(1/3)

第1200章 准备硬来(1/3)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杀手彪子计划失败,从病房里出来,立刻放弃手里推的车子带着姘头快速朝着楼梯方向跑去。

“你他妈慌什么。”

从楼梯下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换掉大褂丢进一旁的垃圾桶里,彪子一脸不满地看着姘头。

“万一被人抓了咋办?我,我能不慌吗?”

姘头没好气地说道,“有能耐你自己去办事,别拉上我,我还不干了呢。”

“怎么还生气了。”

彪子朝着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整个人松了一口气,其实也不能怪自己,搞得太突然,根本没有办法......

朱武的病情一度稳定下来,但医生明确表示,必须严格卧床休息,不能再参与高强度的工作。可对于一位一生为公、早已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首位的老干部来说,真正“静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难。

住院期间,他依然坚持每天听新闻、看简报,甚至让秘书把一些调研资料带到病房。护士劝他多休息,他总是笑着说:“脑子动一动,反而精神好。”

有一次,省政协的一位年轻干部来探望他,顺便汇报了近期一项关于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调研进展。朱武听完后,沉思片刻,说道:“你们这个报告写得不错,但还缺一个视角??基层执行者的实际困难。政策再好,如果脱离实际,就容易变成‘纸上谈兵’。”

说着,他拿起笔,在病床上边听边记,最后提了几条修改建议。那位年轻干部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临走时红着眼圈说:“朱主席,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36年春,朱武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医生同意他出院休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真正“退居二线”,而是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继续服务社会。

他主动联系了几所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定期给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讲课。他的课程没有枯燥的理论,全是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学生们都说:“听朱老师讲课,就像在读一本活的历史书。”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他:“朱老师,您觉得做官最难的是什么?”

他笑了笑,说:“最难的不是决策,也不是权衡利益,而是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还能保持初心,不迷失方向。”

他还积极参与网络平台的公益讲座,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全国网友分享基层治理经验。尽管一开始不太适应这种形式,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很快掌握了操作技巧,并乐此不疲。

有一次直播中,有网友留言问:“朱老师,现在有些地方搞形式主义,您怎么看?”

他认真回答道:“形式主义害死人。我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最痛恨的就是那种只图表面好看、不顾群众真实需求的做法。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一线,倾听民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场直播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观看人数突破百万,评论区里满是敬佩和感谢的话语。

与此同时,朱武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他多次委托省政协的老同事代他前往青岭村等他曾关心过的乡村,了解发展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有一次,老李带着几个村民代表专程到省城来看他。看到他们,朱武十分高兴,拉着他们的手嘘寒问暖。得知村里近年来发展了特色农业,建起了合作社,集体经济逐年增长,他连连点头:“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他还特别叮嘱老李:“别光顾着赚钱,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老李激动地说:“朱主席,当年要不是您帮我们解决饮水问题,我们哪有今天的日子?村里人都念着您的恩情呢!”

朱武摆摆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安心了。”

2037年初,省委决定开展一次“老干部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邀请几位退休老领导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朱武被列为首批宣讲团成员之一。

他欣然接受邀请,亲自准备讲稿。宣讲会上,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省级领导干部的经历。

他说:“我这一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实在,做官要为民。这是我一辈子信奉的准则,也是我能够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

台下掌声雷动,许多听众热泪盈眶。一位年轻干部感慨道:“听了朱主席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我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干部。”

同年夏天,朱武受邀参加中央党校组织的一次高级干部培训班,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强调:“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懂政策、会管理,更要有情怀、有担当。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这次讲座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有人评价说:“朱武同志虽然已经退休,但他的精神仍在影响着无数党员干部。”

2038年秋,朱武年满八十。省委专门举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